徐春福总经理对建设中国的新能源高速公路的几点思考

2014-09-17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春福

 

自1932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德国科隆至波恩高速公路建成之后,世界上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3万公里。

高速公路作为便捷、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在人类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打开交通地图就会看到,高速公路已像蛛网般覆盖着中国和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区域。

高速公路有其线路长、占地多、全封闭、设施齐全的特点,如此丰富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何发挥它的综合效益,值得很好地思考。本文仅就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现有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一些探讨。

一、资源禀赋

201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20万以上城镇人口的城市。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1990-2005)后,逐渐进入成熟完善期(2005-2010),此后开始步入了车流密度下降期。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中长期投资项目,也由最初的高回报到大致平衡,以至到目前部分路段的收费已难以还本付息。

高速公路的资源主要表现在:

1、收费站;2、服务区;3、互通立交的匝道圈;4、隔离带及路肩;5、边坡;6、隔离栅;7、隧道;8、取土坑。

按目前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建设情况,每一百公里有两对服务区,至少两个互通立交匝道圈,占路面1/3面积的边坡,沿线散落的约4000亩的取土坑。

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可搞太阳能照明、空调和户外广告;

高速公路服务区可建太阳能电站、电动汽车充电桩、LNG加注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圈可建集中的太阳能发电站;

高速公路的向阳边坡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板;

高速公路的隔离栅可安装太阳能光伏板;

高速公路的路肩在繁华路段可搞太阳能照明;

高速公路的隔离带设有管线通道;

高速公路的隧道也需要全天候的照明用电。

二、市场前景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到2015年实现总装机容量35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并要求积极拓展光伏应用市场,完善并网管理和服务,完善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发挥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光伏电站上网价格为1元/千瓦时,分布或光伏发电价格补贴0.42元/千瓦时,对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给予了更大的支持。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太阳能发电企业第1-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6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自2013-2015年,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以山东高速为例,每对服务区的屋顶、停车场及周围匝道护栏可建成1000千瓦的分布式能源电站;

每百公里的互通立交匝道圈可建两座2000千瓦的发电站;

每百公里的边坡至少可建50000千瓦的发电站。

综上所述,统筹考虑,如果每百公里能够建成55MWp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可发电约6000万度,实现售电收入6000万元。按照山东省高速公路5000公里的里程,可利用1/3计算,可实现年发电10亿度,实现年售电收入10亿元左右。

如果以全国10万公里高速公路可利用1/5计算,可建成年产值约120亿元左右的新能源产业。

高速公路建设新能源产业有以下优势:

1、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源,不占用紧缺的土地资源。

2、无污染,还能隔噪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利用现有电缆,减少输配电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3、投资回报率高。以现已建成的天桥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测算,投资回报期6.39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2.68%,投资回报率达21.94%。

4、时效长。太阳能电池组件寿命25年,随着技术进步和不断维护更新,可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永续使用。

5、节能减排。55MWp的太阳能电站,每年可节约2.38万吨标准煤,可减排1785吨二氧化硫,可减排5.9万吨二氧化碳,可减排238吨氮化物和404.62吨粉尘。

试想下,如果全国的高速公路都建成新能源产业,对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建设美丽中国会有多大贡献。

三、建设模式

(一)由高速公路企业自建

这种模式优点是便于协调,能够统筹考虑沿线的用电需求和行车安全。但高速公路企业自身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装备,自用电和接入国家电网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准入条件。

(二)由光伏企业建设

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设计、技术、资金、设备,组织施工、安装、调试及节能量的确认和保证等一系列服务,从节能中获取效益。这种模式便于管理和成本效益核算,不足是光伏企业或节能公司是否有充裕的资金进行前期运作,在与用户的协调中也有诸多问题。

(三)合资合作模式

以上两种模式都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探索,最好的模式应采取高速公路企业与光伏企业合资合作的模式,组建合资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高速公路上的太阳能产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便于协调和融通资金,迅速形成规模。不足之处容易形成区域垄断和技术壁垒,合资双方也有一些利益之争,这就要求合资企业必须有新的视野,不断采用新技术,不断创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逐步占领中国市场,走向世界。

(四)中外合作模式

最近山东高速集团与美国蒙特利湾促进会签署了加强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太阳能交通运输系统方面合作关系的谅解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参与者创立一个全球范围的以“全球太阳能交通集团”命名的合资企业,为环境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做贡献。在洽谈中,我们感受到了美国公司的全球视野、技术创新、整合资源和商业模式运作的一些新的理念,为今后开拓中美两个大的市场奠定了基础。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技术、资金的严重不足,对不同国别的政策法律也需要进一步解读。但不管怎样,这为新能源高速公路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路径,展现了美好的前景。